龙腾盛世,春意盎然。
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少数民族界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建言献策、共话未来。
会场内外,记者观察到话团结、聚合力、促发展成为了政协少数民族界委员热议的话题。
话团结——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
在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委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共话民族团结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刘媛媛对记者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石。”
她强调,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进步。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关芳芳围绕重视和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示范引领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芳芳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示范带动,要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们一致认为,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全国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基石。
谈发展——让地方特色发挥优势
我国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禀赋。如何推动资源优势转化成特色文旅产业优势?
记者注意到,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的不少委员都带来了与此相关的提案建议。
“让非遗‘活起来’,进一步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全国政协委员苏海珍说。
今年全国两会,苏海珍带来了关于加大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
她表示,应进一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边富边、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等方面的作用。
李东浩委员今年也带来了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的提案。
他表示,应该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利用好地方经济的优势和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讲传承——在创新中保护传统文化
杨钰尼委员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中表示,新媒体时代应努力去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展示平台。
“我坚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创新。我们作为年轻一代传承人,应该以新思维、新技术,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杨钰尼说:“应鼓励非遗产品与休闲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产业深度融合。”
如何以科技赋能非遗项目创新发展,让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光彩?如何把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如何推进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
各族各界委员们围绕这些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真知灼见,汇聚各界力量,为创新中保护传统文化建言献策。
(转自: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来源:人民网)